万物土中生,有土斯有粮。高产丰产的黑土地,被誉为“耕地中的大熊猫”,是国家的重要粮食身产基地和生态屏障。近年来,九三人民法院立足辖区实际,不断优化司法保障能力水平,执法治之笔绘就黑土地保护多彩画卷。
铸牢司法之盾 擦亮土地保护“底色”
九三人民法院立足司法审判工作核心,实行刑事、民事、行政环资案件“三合一”归口审理机制,打破条块分割,促进刑事诉讼、民事赔偿、行政履职依法协同,多方面、多维度发挥环境资源审判职能,筑牢辖区土地保护制度基础。立足辖区实际联合北大荒集团九三分公司等建立垦区首家融合“生态修复、法治宣传、警示教育”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司法生态修复基地,不断发挥辖区生态环境修复的多方联动作用,进一步拓宽生态修复保护格局,增强司法裁判的生态要素和可执行性。
注重协同联动 厚植土地保护“特色”
九三人民法院联合辖区检察院、公安局等召开联席会议、与北大荒集团开展守护耕地红线座谈、制发《关于建立农垦九三地区“田长+法院院长”协作机制实施意见》等举措,推动建立健全全行政执法、公益诉讼、司法审判衔接联动机制;依托人民法庭前沿阵地优势,高效化解耕地纠纷案件;针对耕地及黑土地保护问题,执法高质量司法建议,推动司法保护工作走深走实;常态化开展交流学习、推进资源共享、实现信息共联,全面提升生态环境治理法治化水平,开启“司法审判+检察监督+行政执法+公众参与”的生态环境治理新模式。
强化教育引领 打造土地保护“亮色”
将“坐堂问案”变为“躬身解题”,开展巡回审判将法庭搬到田间地头,把庭审现场变为“法治公开课 ”,真正实现“审理一案、教育一片”的社会效果。制定“黑土地保护工作清单”,将开展重要法律法规宣传、重要时间节点宣传等作为环资审判宣传工作的重要载体,构建“线上+线下”普法模式,引导干警走进社区、深入田野,积极开展以耕地、黑土地资源保护为主题的各类普法宣传活动,并利用新媒体宣传矩阵打造普法专栏,推进辖区环境资源司法保护宣传工作常态化,引导辖区群众自觉守护“耕地中的大熊猫”。